价外期权
价外期权 (Out-of-the-Money Option)(又称“虚值期权”) 想象一下,你手里有一张优惠券,规定“当‘老王红烧肉’外卖超过30元时,可减10元”。但今天,这份外卖只卖28元。这张优惠券现在就无法使用,行使它会让你“吃亏”(因为没到门槛)。这张优惠券就处于“价外”状态。同样,价外期权是指一张期权合约,如果立即行权(即执行合约),持有人将会亏损。因此,在当前市场状态下,它不具备任何内在价值,其全部价值都来自于时间价值——也就是市场对它在未来可能变得“值钱”的期望。
价外期权如何判断?
判断一张期权是否为“价外”非常简单,只需比较标的资产的当前市场价格和期权的行权价即可。
- 对于看跌期权(Put Option):当标的资产的市场价 > 行权价时,它就是价外期权。比如,你有一张可以在50元卖出某股票的看跌期权,但现在股票市价为55元。你完全可以在市场上以55元卖出,没理由用50元的行权价去卖。
与价外期权相对的是实值期权(In-the-Money,立即行权能赚钱的期权)和平价期权(At-the-Money,市场价等于行权价的期权)。
价外期权:彩票还是工具?
一个没有内在价值的东西,为什么还有人交易呢?这正是期权的魅力与陷阱所在。价外期权对不同投资者的意义截然不同。
对于投机者:一张高杠杆的彩票
购买价外期权是典型的投机行为。
- 高风险:然而,绝大多数价外期权最终的归宿都是价值归零。因为时间是期权买方的敌人,随着到期日临近,时间价值会不断流失。如果到期时,期权仍然是价外的,那么它就彻底变成一张废纸,投资者的本金将100%损失。
对于价值投资者:一个创造收益的策略工具
与直接购买价外期权进行投机不同,价值投资者可能会反其道而行之——卖出价外期权,将其作为一种增强收益或低价建仓的策略。
- 卖出价外看跌期权 (Selling OTM Puts):假设你看好A公司,认为其合理估值是80元,但当前股价是90元。你可以卖出一张行权价为80元的价外看跌期权。
- 如果股价一直高于80元,期权到期作废,你稳稳赚取卖出期权获得的权利金,这笔钱就是你“耐心等待”的报酬。
- 如果股价跌破80元,买方行权,你就必须以80元的价格买入A公司股票。这正好达到了你低价建仓的目的,而且你的实际成本是80元减去你收到的权利金,实现了在目标价位下的“折价买入”,完美契合了安全边际的理念。
- 卖出价外看涨期权 (Selling OTM Covered Calls):如果你已经持有B公司的股票,但认为它短期内上涨空间有限,比如股价在100元附近盘整。你可以卖出一张行权价为110元的价外看涨期权。
- 如果股价未涨到110元,期权作废,你不仅继续持有股票,还额外赚了一笔权利金,相当于“持股收租”。
- 如果股价大涨超过110元,你的股票会被行权的买方以110元的价格买走。虽然你错过了后续更大的涨幅,但你依然在110元的高位锁定了利润,并获得了权利金收入。
投资启示录
“价格是你支付的,价值是你得到的。” ——沃伦·巴菲特 这句话完美地剖析了价外期权的本质。 对于普通的价值投资者而言,直接购买价外期权无异于赌博,因为它只包含价格(权利金)和期望(时间价值),却没有任何真实的内在价值。这与价值投资寻找“物超所值”的核心原则背道而驰。 然而,卖出价外期权却可以成为价值投资者工具箱中的一件利器。它能帮助投资者更严格地执行买入纪律(卖出看跌期权),或从已有持仓中榨取额外现金流(卖出备兑看涨期权)。 结论:请将价外期权视为一个火种。在投机者手中,它可能引火烧身;但在审慎的价值投资者手中,它却能点亮一盏增加收益的明灯。关键在于,你究竟是想买一张希望渺茫的“彩票”,还是想成为那个稳操胜券的“彩票发行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