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sk_单位收益

单位收益 (RASK)

单位收益,英文全称 Revenue per Available Seat Kilometer,缩写为 RASK,是衡量航空公司赚钱能力的一项核心指标。想象一下,航空公司就像一个在天上飞行的超级大商场,座位就是它的货架,而它“售卖”的商品就是把乘客从A地运到B地的服务。RASK这个指标,衡量的就是每一个“有效货架”(即一个可售卖的座位飞行一公里)平均能带来多少收入。这个收入不仅包括机票钱,还包括了行李托运、飞机餐、免税品销售等五花八门的额外收入。因此,RASK越高,通常意味着航空公司的“吸金”能力越强,是价值投资者分析航空公司时离不开的法宝。

RASK的计算公式简单直白,就像我们计算每平方米的房价一样,是用总收入除以总“面积”: RASK = 总收入 / 可用座位公里 (ASK) 要理解这个公式,我们需要拆解它的两个关键部分:

这里的总收入是一个“大礼包”,它不光是乘客买机票花的钱(即客运收入),还越来越多地包含了那些看似不起眼、实则利润丰厚的“增值服务”,我们称之为辅助收入 (Ancillary Revenue)。这就像你去电影院,影票是主收入,但爆米花、可乐的销售额也是影院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时甚至比影票利润还高。对于航空公司而言,行李费、选座费、机上Wi-Fi等都是辅助收入的典型代表。

可用座位公里(Available Seat Kilometer, ASK)是航空业衡量“运力”或“总产量”的尺子。它代表一家航空公司在一定时期内能够提供的最大运输能力。

  • 计算方法: 将一架飞机上可供销售的座位总数,乘以它执飞的总航程公里数。例如,一架有200个座位的飞机,飞行1000公里,那么这次飞行的ASK就是 200 x 1000 = 20万。
  • 通俗理解: ASK就像一家工厂在一天内能够生产的所有产品的总量。无论这些产品最终是否卖掉(即无论座位是否坐了人),它们都代表了公司的潜在供应能力。

对于崇尚价值投资的我们来说,RASK绝不是一个孤立的数字,它是一面多棱镜,能从不同角度照出一家航空公司的“钱”景。

RASK直观地反映了航空公司将运力(ASK)转化为真金白银的效率。在运力相同的情况下,一家公司的RASK更高,说明它的综合定价能力更强,或者更擅长挖掘辅助收入。这可能是因为它占据了黄金航线,拥有忠诚度高的商务客户,或者是市场营销做得更出色。一个持续上升的RASK趋势,往往是公司经营向好的积极信号。

在航空这个重资产行业,公司规模千差万别。我们无法简单地通过总收入来判断一家小而美的地区性航司是否比一家庞大的国际航司更优秀。RASK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比较基准。因为它剔除了公司规模和飞行距离的影响,让我们可以直接比较不同商业模式(如低成本航空公司 vs 全服务航空公司)或不同规模的航司在同一个“赛道”上的收入获取能力。

投资中最忌讳只看收入,不看成本。RASK的舞伴是CASK(Cost per Available Seat Kilometer),即“单位成本”。

  • RASK: 代表每个单位运力能多少钱。
  • CASK: 代表每个单位运力要多少钱。

真正的利润空间,来自于二者的差额:单位利润 ≈ RASK - CASK。一家公司的RASK即使很高,但如果它的CASK更高(比如油价飞涨、人力成本失控),那它依然是赔本赚吆喝。一个优秀的价值投资者,会去寻找那些不仅RASK高,而且能将CASK控制在合理水平,从而创造出宽阔且稳定“利润剪刀差”的航空公司。

  • 拒绝孤立: 永远不要只看RASK。请务必将它与CASK放在一起分析,二者的差额才是利润的源泉。
  • 洞察趋势: 关注一家公司RASK的长期变化趋势。是季节性波动,还是反映了公司竞争力的根本性改变?
  • 深挖背后: RASK的提升是由什么驱动的?是机票价格上涨(体现在收益率 Yield上),还是上座率提高(体现在客座率 Load Factor上),抑或是辅助收入的增长?深挖这些细节能让你更懂这家公司。
  • 寻找护城河 一家能长期保持高于行业平均水平RASK的公司,往往拥有某种无形资产或竞争优势,比如强大的品牌、独特的航线网络或卓越的管理能力。这正是价值投资者梦寐以求的经济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