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股,是英文“Penny Stock”的直译,意为“便士股票”,通常指股价极低的股票。它还有一些生动的别称,例如在港股市场被称为“仙股”(“仙”是英文cent的音译),在内地则常被股民戏称为“垃圾股”。对于“多低算低”,不同市场标准不一:在美国,通常指股价低于5美元的股票;在A股市场,一般特指股价低于1元人民币面值的股票。P股的出现,往往不是因为它“物美价廉”,而是公司经营不善、财务状况恶化、未来前景黯淡的直接体现。因此,在投资世界里,P股常常是高风险的代名词,吸引着寻求刺激的投机者,却也让无数投资者折戟沉沙。
想在股市中一眼认出P股吗?它们通常有以下几张常见的“脸谱”:
许多新手投资者容易被P股的低价所迷惑,误以为“跌无可跌”或“上涨空间巨大”,但这往往是致命的认知陷阱。
投资股票的本质是购买公司的一部分所有权,分享公司成长的红利。P股的“便宜”仅仅是价格上的,其背后的公司价值可能早已被掏空。以买白菜的价格,买回来的很可能是一颗已经烂掉心的白菜,最终只会血本无归。
P股的成交量往往很不稳定。在被资金炒作时,成交活跃,买卖似乎很容易;但一旦热潮退去,成交量会迅速萎缩,投资者可能面临想卖却无人接盘的窘境,即遭遇流动性风险,手里的股票变成一串毫无价值的代码。
正因为盘子小、价格低,P股极易成为别有用心的庄家(大户或机构)操纵的目标。他们可以利用资金优势,通过对倒、拉抬等手法制造股价暴涨的假象,吸引散户跟风追高,然后在高位将筹码抛售给“接盘侠”,自己获利离场,留下一地鸡毛。
对于坚守价值投资理念的我们来说,该如何看待P股呢?
价值投资的核心是寻找业务卓越、拥有宽阔“护城河”的伟大公司,并以合理的价格买入。P股公司大多是上述标准的反面教材。传奇基金经理彼得·林奇就曾反复告诫投资者,要对那些股价极低、看似捡便宜的股票保持高度警惕。
当然,凡事无绝对。价值投资的鼻祖本杰明·格雷厄姆提出过一种名为“烟蒂股”的投资策略。他将这类股票比作“被扔在地上的烟蒂,虽然湿漉漉、脏兮兮,但捡起来还能免费吸上一口”。
对于绝大多数普通投资者而言,试图在P股里寻找“烟蒂”的难度,远远大于不小心踩中“地雷”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