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Fair Value)是指在计量日,市场参与者之间在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简单来说,它不是某个机构或个人主观认为的价值,而是市场认为的价值。它通常反映了当前的市场环境和条件,是基于市场信息而非特定实体自身特征的估值。在财务报表中,许多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等都可能按照公允价值计量,使得报表能够更及时地反映资产的市场价值。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理解公允价值至关重要,因为它与我们追求的“内在价值”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帮助我们理解市场价格与资产真实价值之间的距离。
公允价值是如何确定的?
确定公允价值就像给物品定价,最靠谱的方式就是看市场上类似的东西卖多少钱。会计准则将公允价值的计量方法分为三个层级,可靠性从高到低:
层级1:最可靠的市场价格
层级2:有参照的市场数据
层级3:基于估算和假设
公允价值与价值投资:市场价 vs. 内在价值
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公允价值虽然重要,但它代表的是市场的当下看法,而我们更关注的是企业的内在价值。
公允价值: 可以理解为市场给出的“
市价”。它受市场情绪、短期消息、资金流向等多种因素影响,可能会
波动剧烈,与企业的真实价值常常有偏差。
内在价值: 这是
价值投资者通过深入分析企业基本面,估算出的企业未来
现金流的
折现值,代表了企业真正的“
价值”。它通常比较稳定,不易受短期市场波动影响。
价值投资者的目标是寻找市场价格(即公允价值)低于其内在价值的股票,并在二者之间找到足够的差距,构建安全边际。当我们看到市场对一家优秀公司估值过低时,便有了投资的机会。相反,如果一家公司的公允价值(股价)远高于我们计算的内在价值,无论市场如何追捧,我们都会保持警惕。
公允价值对投资者的启示
理解财报的“活”性: 许多公司的
资产和
负债,尤其是
金融资产,会以
公允价值列示在
资产负债表上。这意味着它们的账面价值会随着市场波动而变化,导致公司的
净利润(通过“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也可能大幅波动。投资者需要理解这种波动并非完全由公司运营决定,而是受市场定价影响。
警惕估值风险: 当一家公司大量
资产的
公允价值主要依赖
层级2或
层级3的估算时,投资者需要特别警惕。这些估值可能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在市场环境恶化时,存在
减值或
估值调整的风险,从而影响公司业绩和股价。
辅助判断市场情绪: 尽管
价值投资者不追逐
市场热点,但
公允价值作为
市场价格的一种体现,能反映当前的市场情绪和
流动性。当市场给予某类
资产过高的
公允价值时,可能是
泡沫的信号;反之,若优质
资产的
公允价值被低估,则可能是入场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