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选性

可选性

可选性(Optionality)是一种拥有在未来采取某种行动的权利,但没有相应义务的特性。它创造了一种损失有限(最多是获取权利的成本)而收益潜力巨大的不对称回报结构,本质上是一种现实世界中的期权。在投资中,它指企业或资产所蕴含的,能在有利环境下抓住巨大机遇的潜在价值,而这种价值往往并未完全反映在当前的财务报表中。它鼓励投资者关注那些“可能发生”的、能带来颠覆性回报的积极因素,而非仅仅分析“确定会发生”的线性增长。

想象一下,你花10元买了一张电影票,可以观看一部小成本科幻片的点映。这部电影可能会成为下一部《流浪地球》,让你大饱眼福,也可能是一部烂片,浪费你两个小时。 这张电影票就为你提供了一种“可选性”。

  • 权利:你有权观看这部可能成为爆款的电影。
  • 非义务:如果点映前口碑就崩了,你可以选择不去,最大的损失就是那10元票钱。

你看,你的最大损失被牢牢锁定(10元),而潜在收益(精神愉悦、社交谈资)却非常高。这就是可选性的核心魅力:损失可控,收益无限。 在投资领域,可选性思维同样至关重要。它不是指去买卖金融期权,而是指识别那些业务结构本身就像是持有一大堆“免费彩票”的公司。这些公司在一个稳固的主业之上,不断进行低成本的探索和尝试。大部分尝试可能会失败,但只要有一个成功,就能带来指数级的增长,这正是价值投资大师们梦寐以求的反脆弱特性。

寻找可选性,就像在沙滩上寻找贝壳里的珍珠。你需要有敏锐的眼光,关注那些不易被量化的潜在价值。

杠铃策略是投资大师纳西姆·塔勒布推崇的模式,即一端极度保守,另一端极度激进。拥有可选性的公司常常展现出这种特质:

  • 稳固的基石业务:公司拥有一个或多个能持续产生稳定自由现金流的核心业务,如同杠铃一端的厚重配重片。这保证了公司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坚实的安全边际
  • 广泛的创新试错:公司利用核心业务的利润,拿出一小部分(比如5%-10%)投入到多个高风险、高回报的创新项目中。这些项目就是杠铃另一端的多个小配重片。

例如,一家成熟的制药公司,其畅销专利药是它的现金牛。同时,它将一部分研发预算投入到数十个前沿领域的早期药物研发中。大多数研发会失败,但只要有一两种新药成功,其带来的回报就可能再造一个公司。

强大的护城河本身就是可选性的孵化器。当一家公司在品牌、网络效应或技术上拥有绝对优势时,它进行新业务探索的成本和风险会大大降低。

  • 品牌护城河:一个广受信赖的品牌,可以轻松地将影响力延伸到新的产品品类,消费者会因为信任而愿意尝试。
  • 网络效应护城河:拥有海量用户的平台,推出新功能的获客成本几乎为零。比如一个社交巨头可以低成本地嵌入电商、支付或游戏功能,每一次尝试都是一次低风险、高回报的赌注。
  • 技术护城河:掌握核心技术的公司,可以不断探索该技术的应用边界,进入全新的市场。

一个优秀的管理层,会像棋手一样思考,不断为公司布下拥有可选性的“闲棋”。他们如何使用公司的利润,直接决定了公司未来的可能性。

  1. 他们是探险家还是守成者? 卓越的管理者不会将所有利润都用于分红或大规模回购,而是会持续、理智地进行研发投入和战略性小额投资,为公司储备未来的增长点。
  2. 他们如何看待失败? 一个鼓励创新、容忍小失败的企业文化,是可选性生根发芽的土壤。如果管理层因为害怕失败而扼杀所有新尝试,也就关闭了通往非凡成功的大门。

将可选性纳入你的投资工具箱,会让你从更深的维度理解价值投资

  • 拥抱不确定性:可选性的价值在不确定性中才会凸显。不要害怕波动和未知的未来,一个充满可选性的投资组合能够在正面的黑天鹅事件中获得惊人收益。
  • 着眼于非线性:世界的发展不是线性的。寻找那些有潜力实现“从1到100”飞跃的公司,而不仅仅是那些稳定地“从10到11”的公司。
  • 耐心是最终的催化剂:可选性的价值兑现需要时间,就像种下一片树林,你不知道哪棵会长成参天大树,但你需要耐心等待。给那些拥有可选性的公司多一点时间,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