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远期升水

远期升水 (Forward Premium),这个词听起来有点像武侠小说里的内功心法,但它其实是金融市场里一个非常常见的现象。想象一下,你计划三个月后去美国旅行,需要用到美元。现在立刻去银行换,1美元需要7.0元人民币,这个价格叫作即期价格。但如果你跟银行签个合同,锁定一个三个月后交割的汇率,比如约定到时候按1美元兑7.05元人民币的价格来换,这个未来的约定价格就叫远期价格。你看,未来的价格(7.05)比现在的价格(7.0)要高,这种远期价格高于即期价格的现象,就是“远期升水”。它在外汇市场期货市场里很常见。反之,如果远期价格低于即期价格,则称为“远期贴水 (Forward Discount)”。

“升水”到底升的是什么水?

“升水”这个词非常形象,你可以把它理解为“未来的价格水涨船高了”。这个“水”就是指远期价格与即期价格之间的差价。 在金融世界里,几乎所有可以在未来某个时间点进行交易的资产,都存在远期价格。当市场普遍认为某个资产的远期价值会更高时,或者持有该资产需要付出额外成本时,远期升水就可能出现。 我们来看一个生活化的例子:

为什么会出现远期升水?

远期升水的出现并非空穴来风,背后有其严谨的经济学逻辑。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

利率差异(主要针对外汇)

这是外汇市场形成远期升(贴)水的最核心原因,可以用一个叫“利率平价理论”的 सिद्धांत来解释。 简单来说,两种货币之间的利差,决定了它们的远期汇率关系。 假设现在人民币的年利率是3%,而美元的年利率是1%。如果你手上有人民币,你可以:

  1. 方案A: 存入银行,一年后获得3%的利息。
  2. 方案B: 换成美元,存入美国银行获得1%的利息。

为了让投资者对于持有这两种货币的最终收益无差别,市场会自动进行调节。由于人民币利息更高,为了抵消这个优势,人民币的远期汇率就会“贴水”(即未来的价格会变便宜)。相应地,美元利息较低,它的远期汇率就会“升水”(即未来的价格会变贵),这个升水的幅度,理论上刚好弥补了与人民币之间的2%利差。这就像一个天平,一边是利差,另一边是升贴水,市场总会让天平保持平衡,否则就会出现无风险的套利机会。

持有成本(主要针对商品)

对于黄金、石油、大豆等大宗商品而言,持有成本是导致远期升水的重要因素。 想象一下,你是一个粮食贸易商,现在以2500元/吨的价格买入了一批小麦,并打算在一年后卖出。在这一年里,你需要:

这些仓储费、保险费和资金的利息,共同构成了你的持有成本。因此,你在签订一年后的销售合同时,必然会在当前2500元/吨的价格基础上,加上这些持有成本,比如报价2600元/吨。这里的100元差价,就是持有成本带来的远期升水。

远期升水对价值投资者有何启示?

作为一名价值投资者,我们的目标是寻找被低估的优质企业,而不是预测市场价格的短期波动。因此,理解远期升水能为我们提供更深的洞察力,而非投机工具。

启示一:它不是预测未来的水晶球

最重要的一点: 某种货币的远期升水,绝不代表市场预测该货币未来真的会升值。如前所述,外汇的远期升水主要是对两国利差的补偿,是一个基于当前信息计算出的“无套利价格”。它反映的是现在,而不是未来。将远期升水当作买入信号,是一种常见的误解,往往会导致投机而非投资。

启示二:洞察企业经营风险的窗口

对于投资那些有大量跨国业务或严重依赖大宗商品的公司,理解远期升水至关重要。

启示三:坚守你的能力圈

远期升水和贴水的世界充满了复杂的计算和高效的专业玩家。作为价值投资者,我们的优势在于深刻理解一家企业的商业模式、护城河和内在价值。试图通过判断远期升贴水的走向来获利,无异于用自己的业余爱好去挑战别人的职业饭碗。 结论: 远期升水是一个帮助我们理解市场定价机制和企业经营环境的工具,而不是一个买卖信号。请将它作为分析的一部分,但永远把你的决策焦点放在企业的长期价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