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跟踪误差

跟踪误差(Tracking Error),是衡量一个投资组合基金的业绩表现与其设定的基准(Benchmark)之间差异程度的指标。简单来说,它告诉你,你买的基金这位“选手”,跑得跟作为“参照物”的赛道(比如沪深300指数)有多贴近。如果基金经理的每一步都精准复刻了指数的走势,那跟踪误差就接近于零;如果基金经理天马行空,走出了一条完全独立的路线,那跟踪误差就会很高。可以把它想象成你和你的投资向导之间的一根绳子,绳子越短,你走的路就越贴近向导;绳子越长,你自由发挥的空间就越大,当然,偏离预定路线的风险也越大。

为什么会产生跟踪误差?

跟踪误差并非凭空而来,它的产生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跟踪误差是好是坏?

这是一个没有绝对答案的问题,评判跟踪误差的好坏,完全取决于你投资的是什么类型的基金。

对于指数基金:越小越好

指数基金的目标就是“复制”和“跟踪”基准指数,它的使命就是以尽可能低的成本为投资者提供市场平均回报(即贝塔(Beta))。在这种情况下,跟踪误差是衡量其业务能力的核心指标。一个优秀的指数基金,其跟踪误差应该非常小。如果一只指数基金的跟踪误差很大,那说明它“跑偏”了,要么是基金经理能力不行,要么是运作效率低下,无论哪种情况,对投资者都不是好消息。

对于积极型基金:一把双刃剑

对于以战胜市场为目标的积极型基金而言,跟踪误差就复杂得多了。

没有跟踪误差,就意味着基金的表现和市场完全一样。想要跑赢市场,基金经理就必须做出与市场不同的决策,而这些决策必然会导致跟踪误差。因此,对于积极型基金来说,零跟踪误差意味着平庸。适度的跟踪误差是基金经理展示其选股择时能力的舞台。

高跟踪误差意味着基金的持仓与市场“画风”迥异,这是一场巨大的赌博。赌赢了,可能带来惊人的超额回报;赌输了,也可能导致远远落后于市场的惨淡业绩。因此,高跟踪误差也代表着一种相对于基准的“主动风险”。

作为价值投资者,我们该如何看待跟踪误差?

作为信奉价值投资的普通投资者,我们不应简单地“谈误差色变”,而应学会透过数字看本质。

投资启示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