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赊销

赊销 (Credit Sales),又称“信用销售”,是指企业向客户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时,并不立即收取现金,而是允许客户在未来某个约定的日期付款。这种交易方式会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上形成一笔名为“应收账款”的资产,代表着企业未来收取现金的权利。赊销是现代商业活动中一种非常普遍的信用工具,它像一块磁铁,能有效吸引客户、扩大销售额和提升市场竞争力。然而,这块磁铁的另一面也潜藏着风险,如果客户最终无力支付,这笔“未来的现金”就会变成无法收回的坏账,侵蚀企业的利润。因此,理解一家公司的赊销政策,是洞察其经营健康度和利润质量的关键一环。

赊销的“双刃剑”效应

对于企业而言,赊销是一把典型的双刃剑。用得好,可以披荆斩棘,开拓市场;用得不好,则可能伤及自身。

甜蜜的诱惑:扩大销售的利器

辛辣的代价:潜在的风险与成本

价值投资者如何“透视”赊销

精明的价值投资者不会被漂亮的营业收入数字迷惑,他们会像侦探一样,深入财务报表的细节,通过分析赊销情况来判断利润的“含金量”。

分析应收账款

这是投资者最核心的分析步骤,关键在于“对比”。

结合行业特点看问题

将公司与其所在行业进行比较,是避免误判的重要方法。不同行业的赊销模式差异巨大。

因此,不能简单地因为一家公司应收账款数额大就否定它,而应将其与最直接的竞争对手进行横向比较,看其信用政策是否处于合理范围。

警惕利润的“水分”

赊销可以轻易地在利润表 Income Statement上创造出漂亮的收入和利润,但这些“纸面富贵”如果不及时转化为真金白银的现金,就毫无意义。价值投资的鼻祖本杰明·格雷厄姆曾告诫投资者,要警惕那些利润主要由非现金项目构成的公司。 真正的考验在现金流量表 Cash Flow Statement上。一家健康的公司,其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应该长期与净利润保持匹配,甚至超过净利润。如果一家公司连年报出高额利润,但经营活动现金流却持续为负或远低于净利润,那么多半是赊销等非现金项目“惹的祸”,其利润质量堪忧。

投资启示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