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贸易应收款

贸易应收款 (Accounts Receivable),通常也直接简称为“应收账款”。可以把它想象成企业开给客户的一张“白条”。当一家公司向客户销售了商品或提供了服务,但客户没有当场付钱,而是约定稍后再付时,这笔客户欠下的钱就成了公司的贸易应收款。它是公司的一项权利,代表着未来可以收回的现金。在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贸易应收款是流动资产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因为它通常预计在一年内或一个营业周期内就能收回。

一张来自客户的“白条”

让我们用一个生活化的例子来理解它。 假设你开了一家生意兴隆的家具店。老主顾李先生在你店里定了一套价值2万元的沙发,但他手头现金暂时不凑手,和你商量好下个月发了工资再付钱。你同意了,先把沙发给他送了过去。这时,李先生欠你的这2万元,就是你家具店的贸易应收款。 这张“白条”对你来说是一笔资产,因为它代表了未来的经济利益。但关键在于,它还不是真金白银。这种先发货后收款的销售方式,在商业活动中非常普遍,被称为赊销。它是一种常见的商业策略,可以帮助企业在竞争中吸引客户、扩大销售额。

“白条”是越多越好吗?

很多投资者看到公司收入大增,会非常兴奋,但如果这些增长的收入大部分都变成了“白条”,那就要小心了。贸易应收款是一把双刃剑。

好的一面:销售的润滑剂

坏的一面:潜在的风险

价值投资者的侦探镜:如何分析贸易应收款

作为一名聪明的价值投资者,我们不能只看贸易应收款的数额大小,而要像侦探一样,从不同角度审视它,挖掘其背后的信息。

看一看“白条”占总资产的比例

将贸易应收款与公司的总资产进行比较。如果这个比例过高,或者在最近几年里持续攀升,就是一个危险信号。这可能意味着:

比一比“白条”和营业收入的增速

一个健康的模式是,营业收入的增长速度快于或等于贸易应收款的增长速度。如果连续几个季度,你发现贸易应收款的增速远远超过了营收增速,就需要高度警惕。这说明公司收回款项的效率在变低,销售的“含金量”在下降。

算一算“白条”的回收速度

这里我们需要用到一个非常实用的指标——应收账款周转率

查一查“白条”的“含金量”

深入财报的附注,我们有时可以找到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

投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