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权共有 (Joint Tenancy),是一种两人或多人共同持有资产的所有权形式。它最核心的特点是自带“幸存者光环”,即当其中一位共有人去世时,其名下的资产份额会自动、立即地转移给其他在世的共有人,而无需经过复杂的遗嘱认证或遗产继承程序。这种形式就像一张多人联名的“月票”,只要有一个人还在,这张票就归他继续使用,而不是被撕掉一部分传给去世者的家人。这使得它在家庭遗产规划中备受欢迎,尤其适用于夫妻共同持有房产或投资账户。
联权共有的最大魔力在于其“幸存者财产权 (Right of Survivorship)”。这个法律概念听起来很酷,理解起来也很简单。 想象一下,老王和他的妻子小丽以联权共有的方式,共同开设了一个股票账户。某天,老王不幸去世了。按照常规的思路,老王名下的那一半股票权益应该会成为他的遗产,需要通过一系列法律程序才能由小丽或子女继承。 但在联权共有的世界里,规则完全不同。老王去世的那一刻,他所拥有的50%账户权益,会像变魔术一样,瞬间且自动地“传送”给幸存者小丽。小丽从此100%拥有这个账户的全部资产。整个过程绕开了法院的遗产认证,不仅省时省力,还避免了潜在的家庭纠纷,确保了资产的无缝交接。
为了更好地理解联权共有,我们需要请出它的“兄弟”——分权共有 (Tenancy in Common)。这两者是共同持有资产最常见的两种方式,但最终的归属却大相径庭。 继续用老王和小丽的例子,如果他们当初选择的是分权共有,那么老王去世后,他那50%的股票权益将严格按照他的遗嘱进行分配(比如留给他的孩子),或者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按法定顺序继承。小丽只能继续持有自己那50%的份额,而账户的另一半则会迎来一位“新主人”——老王的继承人。 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清单来区分它们:
联权共有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高效的传承工具,也可能埋下未来的隐患。
对于关系稳固的夫妻或家庭成员来说,联权共有是简化资产传承的绝佳工具。它可以让资产在一方去世后,平稳过渡到另一方手中,有效避免了漫长且昂贵的法律程序,堪称资产传承的“快车道”。
联权共有的最大弊端在于失去了个人对自己那份资产的最终处置权。
在决定是否使用联权共有时,请务必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