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衰退(Economic Recession),是指在一段時間內,整體經濟活動出現顯著、廣泛且持續的下滑。通俗地講,就是國家的“家底”不僅沒增長,反而縮水了。雖然學術上有著“連續兩個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負增長”的技術性定義,但對普通人來說,它的體感更像是:找工作變難了、公司開始裁員、錢包裡的錢購買力下降、老闆們的生意也越來越難做。經濟衰退就像是經濟的“冬天”,萬物蕭條,寒意陣陣,但它也是經濟週期中一個不可避免的自然階段。
經濟衰退通常不會一夜之間到來,它會釋放出許多信號。學會識別這些“信號燈”,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經濟環境,儘管精準預測其何時到來幾乎是不可能的。
宏觀經濟數據是經濟的“體檢報告”,其中幾個關鍵指標的惡化往往是衰退的前兆:
除了冰冷的數據,市場情緒的變化也極具參考價值。
面對衰退,價值投資者不應試圖預測底部,而應積極做好準備,按紀律行事。
經濟衰退是經濟週期的一部分,如同春夏秋冬的季節更替一樣自然。它會帶來痛苦和不確定性,但也會滌盪塵埃,創造新生。對於有準備、有紀律的價值投資者來說,衰退從來不是需要恐懼的末日,而是一次播種未來財富的非凡機遇。你的目標不是預測風雨,而是在風雨來臨前,造好自己的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