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价上网 (Competitive Bidding for Grid Access),是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核心环节。简单来说,它改变了过去由政府给发电企业“排班、定价”的模式,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就像一个拍卖会,各大发电企业不再被动接受指令,而是主动报出自己愿意出售的电量和价格,由电网公司这个“拍卖师”按照从低到高的价格顺序进行采购,直到满足全社会的用电需求为止。这个过程迫使发电企业想方设法降低成本,谁的发电成本更低,谁就更有可能在竞争中胜出,从而获得更多利润。
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可以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把电网想象成一个巨大的生鲜超市,而各个发电厂就是供应蔬菜的农民。
在竞价的世界里,成本是决定性的竞争优势。能够以更低成本发电的企业,不仅能报出更具竞争力的价格来确保中标,还能在相同的出清价格下获得更高的利润空间。这种由低成本构筑的成本优势,正是电力公司最坚固的护城河之一。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
竞价上网打破了“大锅饭”,也让电力公司的盈利充满了不确定性。
作为投资者,在竞价上网的时代,你需要像个精明的生意人一样去审视一家电力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