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私人物品

私人物品 (Private Good),是经济学中用来描述一类商品或服务的概念。简单来说,它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那种东西: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你买了别人就不能再买同一个了。想象一下你刚买的那个热气腾腾的烤红薯,你付了钱,老板才把它给你,这就是“排他性”;你把它吃了,我就没法再吃这同一个烤红薯了,这就是“竞争性”。正是因为这两个特点,私人物品才能在市场上自由交易,形成价格,并成为企业利润的直接来源。对于投资者而言,理解一家公司卖的是什么“物品”,是洞察其商业模式和盈利能力的第一步。

私人物品的两大“脾气”

私人物品之所以“私人”,是因为它天生带有两个非常鲜明的“脾气”,缺一不可。

特征一:排他性(不给钱,不给用)

排他性(Excludability)指的是,商品的提供者可以很轻松地阻止那些没有付费的人来享用它。这是商业能够成立的基础。

特征二:竞争性(你用了,我就没得用)

竞争性(Rivalry in consumption)又称“抗拥挤性”,指的是,一旦某个人消费了某个商品,其他人就无法同时消费同一个商品了。商品的数量是有限的,消费行为会“消耗”掉它。

与之相对的是公共物品(Public Goods),比如国防和路灯,它们既不排他(没法不让某个纳税人享受国防保护),也不竞争(你多看一眼路灯,不影响我借光走路)。

私人物品与投资有什么关系?

几乎所有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都是在销售某种形式的私人物品(或服务)。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关键不在于公司卖的是不是私人物品,而在于它有没有能力把它卖出“高级感”,也就是打造出强大的护城河(Moat)。

从“私人物品”到“超级私人物品”

同样是私人物品,价值千差万别。一瓶普通矿泉水和一瓶高端品牌的矿泉水,在“排他性”和“竞争性”上并无本质不同,但它们的盈利能力却天差地别。价值投资的精髓,就是寻找那些能将普通私人物品变成“超级私人物品”的公司。

投资启示录

作为一名聪明的投资者,我们可以从“私人物品”这个概念中获得以下几点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