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短视主义

短视主义 (Short-termism),又称“短期主义”,是投资和企业管理中一种常见的思维陷阱。它指的是过分关注短期结果(如本季度的利润、股价的短期波动),而牺牲了长期价值的增长。就像一个饥饿的农夫,为了眼前的温饱吃掉了明年播种用的种子,短视主义虽然可能带来短暂的“甜头”,但往往会损害一家公司长远的竞争力和投资者的最终回报。它与价值投资所倡导的长期视角背道而驰。

短视主义的“症状”有哪些

短视主义像一种会传染的“流感”,在资本市场的各个角落都可能出现。识别它的症状,是保护我们投资组合的第一步。

在公司管理层

在投资者层面

为什么短视主义如此普遍

短视主义的盛行并非偶然,它源于制度设计和人性的弱点。

激励机制的扭曲

许多公司高管的薪酬与短期股价或年度利润挂钩,基金经理的排名和奖金也取决于短期业绩。这种“按季发奖”的模式,自然会引导他们做出短视的决策。

人性的弱点

人类天生追求即时满足,厌恶不确定性。“马上赚到10%”的诱惑力,往往远大于“五年后可能翻倍”的远景。媒体和交易软件制造的紧张感,更是放大了投资者的贪婪与恐惧。

作为价值投资者,如何“治愈”短视主义

战胜短视主义,是通往成功投资的必经之路。这需要我们刻意练习,建立一套对抗短期诱惑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培养“农夫心态”

将自己看作是农夫,而不是赌徒。买入一只股票,就像播下一粒种子。你需要做的是耐心浇灌、施肥(持续研究公司基本面),静待它开花结果,而不是每天把它刨出来看看长了多高。

关注企业“内功”而非股价“表演”

真正驱动长期回报的是企业的内在价值,而不是股价的短期波动。你应该花99%的时间研究:

然后只用1%的时间偶尔看一眼股价。

拉长持股“时间线”

给自己设定一个更长的“计分周期”,比如3年、5年甚至10年。沃伦·巴菲特曾说:“我们最喜欢的持股周期是永远。”当你以企业合伙人的心态长期持有,就能享受到复利的惊人魔力,而短期的市场波动在你看来不过是过眼云烟。

主动屏蔽市场噪音

关掉频繁推送股价信息的软件,减少刷财经新闻的频率。记住,绝大多数市场新闻都是为了吸引眼球,而非提供真知灼见。你最大的优势,恰恰是可以独立思考,不受短期情绪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