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现代经济学

现代经济学 (Modern Economics) 它是指从19世纪末期至今,在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济理论体系。其核心假设之一是“理性人”,即认为市场中的个体总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现代经济学通过复杂的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来分析和预测微观经济学(如个人和企业决策)与宏观经济学(如国家经济运行)的现象。它催生了现代金融理论的基石——有效市场假说,这对每一位投资者,尤其是价值投资者,都构成了既是工具也是挑战的复杂关系。

现代经济学的“两大支柱”

微观经济学:用“放大镜”看市场

想象一下,你拿着一个放大镜去观察森林里的每一棵树、每一只蚂蚁。这就是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所做的事情。它研究的是经济活动中的个体——你、我、我们家楼下的包子铺,以及苹果公司——是如何做出决策的。

宏观经济学:用“望远镜”看全局

现在,收起放大镜,拿起望远镜,你看到的是整片森林的样貌、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这就是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它关注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整体经济状况。

现代经济学与价值投资:是朋友还是对手?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一方面,价值投资的鼻祖本杰明·格雷厄姆本身就像一位严谨的经济学家,他用定量分析来评估公司价值。但另一方面,价值投资的核心理念又与现代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推论直接“打架”。

核心分歧:“有效市场” vs “市场先生”

现代经济学,特别是金融经济学,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理论——有效市场假说 (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EMH)。这个假说认为,在任何时间点,股票价格已经完全反映了所有已知信息。简单说,你不可能持续地“战胜市场”,因为根本不存在“捡便宜货”这回事,所有东西都已“合理定价”。 然而,价值投资者的世界观完全不同。格雷厄姆创造了一个生动的形象——“市场先生” (*Mr. Market*)。

这个“市场先生”的存在,本身就否定了市场总是“有效”和“理性”的。近年兴起的行为经济学 (Behavioral Economics) 也用心理学实验证明,人们在做决策时远非完全理性,这为价值投资提供了更坚实的理论支持。

投资启示录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我们该如何看待和运用现代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