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每间可售房收入

每间可售房收入 (Revenue Per Available Room, 简称RevPAR),是酒店业广泛采用的核心业绩衡量指标。它就像是为酒店量身打造的“单店效率”温度计,反映了酒店在特定时间内,平均每间可供销售的客房所产生的收入。RevPAR的精妙之处在于,它同时兼顾了“卖出多少房间”和“每个房间卖了多少钱”这两个核心经营问题,因此比单独看入住率平均每日房价更能综合地评估酒店的创收能力和经营健康度。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是一个透视酒店资产盈利能力和管理水平的绝佳窗口。

RevPAR是什么?

想象一下,你开了一家有100个房间的“投资大辞典”主题酒店。RevPAR就是告诉你,平均下来,你这100个房间(无论是否住人)每天能为你赚回多少房费。

核心计算公式

计算RevPAR主要有两种简单直接的方法,它们殊途同归:

  1. 方法一:房价与入住率的乘积

> RevPAR = 平均每日房价 (ADR) x 入住率 (Occupancy Rate)

  >
  > *   //平均每日房价 (ADR)//:就是你酒店所有已售客房的平均价格。比如昨晚卖了80间房,总房费收入是8000元,那ADR就是 8000 / 80 = 100元。
  > *   //入住率//:指你酒店实际售出的客房数占总可售客房数的比例。比如你有100间房,卖了80间,入住率就是 80 / 100 = 80%。
  > *   那么,你的RevPAR就是 100元 x 80% = **80元**。
- **方法二:总收入除以总房间**
  > **RevPAR = 酒店总客房收入 / 总可售房间数**
  >
  > *   接着上面的例子,总客房收入是8000元,总可售房间数是100间。
  > *   你的RevPAR就是 8000元 / 100间 = **80元**。

两种方法结果完全一样,但第一种公式更能帮助投资者理解RevPAR背后的驱动因素:价格数量

为什么RevPAR对投资者很重要?

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数字背后隐藏的商业逻辑远比数字本身重要。RevPAR就是这样一个能讲述精彩商业故事的指标。

一把衡量酒店经营状况的“标尺”

RevPAR是一个综合性指标,避免了片面判断。

显然,“长持酒店”的盈利能力和品牌价值更胜一筹。RevPAR帮助我们穿透表象,直达经营本质。

洞察公司的“护城河”和“定价权”

一个持续增长且高于同行的RevPAR,往往是一家酒店拥有强大护城河的信号。

当一家酒店能在提升平均每日房价(ADR)的同时,还能维持甚至提升入住率,这直接证明了它拥有强大的定价权。这意味着它可以在不严重影响客流量的情况下主动提价,这是利润增长的黄金动力。

经济周期的“晴雨表”

酒店业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经济繁荣时,商务和休闲旅游需求旺盛,酒店RevPAR普遍上扬;经济衰退时,企业和个人削减开支,RevPAR则会承压下滑。通过观察一家酒店集团RevPAR在不同经济周期中的表现,投资者可以评估其抵御风险的能力和恢复的弹性。

如何运用RevPAR进行投资分析?

拿到一家酒店公司的财报,找到RevPAR数据后,你可以像侦探一样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