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权证

权证 (Warrant),在香港市场也常被亲切地称为“窝轮”,可以想象成一张给特定股票“限时打折”或“高价回收”的特殊优惠券。它是一种金融衍生品,赋予持有者在未来某个特定日期(到期日)或之前,以一个预先约定好的价格(行权价),购买或卖出一定数量的标的资产(通常是股票)的权利,但没有履行的义务。与你持有一家公司的股票、成为公司股东不同,持有权证更像是在对股价的短期走向进行一场高杠杆的博弈。如果“猜”对了方向,收益可能非常可观;但如果“猜”错了,或者股价纹丝不动,这张“优惠券”到期就会变成一张废纸,投入的本金将全部损失。

权证是如何运作的?

一张“股价折扣券”的奇幻漂流

假设你非常看好“梦想公司”的未来,当前股价是20元。但你手头资金有限,或者不想投入太多本金。这时,你发现一张“梦想公司”的看涨权证,价格仅为1元。这张权证规定,你可以在6个月内的任何一天,以22元的价格买入“梦想公司”的股票。 在这里:

现在,神奇的杠杆效应登场了。你只花了1元,就获得了一个未来以22元买入价值20元股票的权利。如果6个月内,“梦想公司”股价飙升到30元,你的权证会发生什么?你可以行使权利,以22元买入股票,再以30元的市价卖出,一股赚8元。扣除你1元的权证成本,净赚7元,投资回报率高达700%!而同期股票本身只上涨了50%(从20元到30元)。 但如果股价原地踏步,或者跌了呢?一旦过了到期日,股价还没能超过22元,这张权证就毫无价值,你那1元钱的投资就打了水漂。

权证的“家庭成员”

看涨与看跌:方向的选择

权证的世界里主要有两大派别,选择哪一派,取决于你对后市的判断:

发行方:谁在“发券”?

权证并非凭空产生,它的发行方主要有两类:

权证的价值密码

权证的价格(权证金)不是凭空想象的,它主要由两部分构成,理解它们是玩转权证的基础。

内在价值 vs. 时间价值

权证价格 = 内在价值 + 时间价值

影响价格的关键先生们

除了上述核心价值,还有几位“关键先生”在时刻影响着权证的价格波动:

价值投资者的视角:权证是朋友还是敌人?

对于信奉“安全边际”和“长期持有”的价值投资者来说,权证通常是一个需要高度警惕的“危险朋友”。 价值投资的鼻祖本杰明·格雷厄姆教导我们:“投资操作是基于详尽的分析,有望保证本金安全并能获得满意回报的行为。不满足这些要求的操作就是投机。”从这个角度看,权证的特性几乎完美地站在了价值投资的对立面:

那么,权证对价值投资者就一无是处吗?也不尽然。在一种特定情况下,它可以扮演“盟友”的角色:

投资启示录: 对于绝大多数普通投资者而言,我们的建议是:远离权证,聚焦于理解和投资优秀的企业本身。 权证的高杠杆和复杂性,使其更像是专业交易员的工具,而非普通人积累财富的基石。如果你实在按捺不住好奇心,请务必使用一小笔你完全可以承受损失的资金去尝试,并把它当成一张昂贵的“彩票”,而不是一笔严肃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