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利润 (Core Profit),可以通俗地理解为一家公司“靠主业挣来的、可持续的、真金白银的利润”。它是在公司账面的净利润基础上,剔除那些一次性的、偶然的“横财”或“意外之灾”(即非经常性损益),旨在揭示公司主营业务真实的、能够自我重复的盈利能力。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核心利润是衡量一家公司内在价值的“试金石”,它像一面“卸妆镜”,能帮助我们看清企业真实的盈利质量,远比未经调整的净利润数字更能说明问题。在中国,投资者常说的“扣非净利润”就是核心利润最直接、最常用的体现。
想象一下,你家楼下的小卖部去年赚了50万,听起来很不错。但仔细一问,其中40万是老板买彩票中的奖。那你还会觉得他经营有方,明年还能赚这么多吗?恐怕不会。公司的利润也是一个道理。
公司的净利润就像一个大杂烩,里面不仅有主营业务的收入,还可能混入各种“杂七杂八”的项目。比如,公司今年卖掉了一栋闲置的办公楼,或者收到了一笔政府的拆迁补偿款,这些都会让当年的净利润数字“虚胖”。核心利润则帮助我们剔除了这些偶然因素,让我们能专注于评估公司核心业务的健康状况和盈利能力。一家真正优秀的公司,应该是靠产品或服务的竞争力持续赚钱,而不是靠“运气”或“变卖家产”。
投资很大程度上是在预测未来。一家公司未来的盈利,更可能来自于其稳定发展的核心业务,而不是那些神出鬼没的非经常性收益。因此,核心利润是预测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的更可靠指标。如果一家公司的核心利润在过去几年里持续稳定增长,那么我们有更强的信心相信,它在未来也能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反之,如果一家公司总是依赖非经常性损益来美化报表,其未来的业绩将充满不确定性。
虽然“核心利润”是一个分析概念,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近似计算它,并能在公司的财报中找到相关数据。
在中国的会计准则下,核心利润最直接的对应项就是“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简称“扣非净利润”。
这里的“非经常性损益”是指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没有直接关系,以及性质特殊、具有偶然性的收支项目。常见的项目包括:
幸运的是,投资者不需要自己费力去计算。根据监管要求,所有A股上市公司都必须在其财务报表中单独披露“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这一项。你可以在公司的年度、半年度或季度报告的“主要财务数据摘要”部分,以及完整的利润表下方,轻松找到这个数字。
理解了核心利润,我们就能在投资中多一双“火眼金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