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损失补偿原则

损失补偿原则 (Principle of Indemnity),又称“填补损失原则”,是一个源自保险业的核心概念。它的基本思想是:当保险事故发生时,保险公司对被保险人的赔偿,应恰好使其恢复到损失发生前一刻的财务状态,不多也不少。也就是说,赔偿是为了弥补损失,而不是让被保险人从中获利。在投资领域,虽然没有强制性的法律条文规定这一原则,但它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极其宝贵的风险管理心法和行为准则。它提醒我们,面对投资亏损时,首要目标应是理性地“填坑”,而非抱着“一夜翻本”的幻想去冒更大的风险,这与价值投资中将本金安全置于首位的理念不谋而合。

核心思想:回归原点,而非一夜暴富

想象一下,你的爱车不小心被刮花了一道,保险公司会赔付你修复这道划痕的费用,但绝不会赔你一辆全新的跑车。这就是损失补偿原则的精髓——回归原点。 在投资中,许多人亏损后会陷入一种非理性的心理状态,这背后往往是损失厌恶在作祟。为了“捞回本钱”,他们不惜加倍下注,将原本可控的亏损演变成一场灾难性的豪赌。损失补偿原则恰是这剂清醒药,它告诉我们:

投资中的三大启示

将这个原则内化于心,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更强大的投资体系和心理防线。

启示一:它是一种防御性智慧,而非进攻策略

这个原则的本质是防御。它教我们如何“不让小伤变成重伤”,是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第一条规则是不要亏钱,第二条规则是不要忘记第一条规则”的实践指南。 具体的防御工具包括:

启示二:理性看待“回本”这件事

“回本”是许多投资者的执念,但数学是无情的。请记住这个不等式:

  1. 亏损 10% (100 → 90),需要上涨约 11% 才能回本 (90 x 1.11 ≈ 100)。
  2. 亏损 30% (100 → 70),需要上涨约 43% 才能回本 (70 x 1.43 ≈ 100)。
  3. 亏损 50% (100 → 50),则需要上涨整整 100% 才能回本 (50 x 2.0 ≈ 100)!

损失补偿原则提醒我们: “补偿”损失的最佳路径,不一定是在原来的地方挖。 如果你因为A公司基本面恶化而亏损,正确的“补偿”方式很可能不是死等A公司股价回升,而是果断换仓,将资金投向你研究过的、更有增长潜力的B公司。这里的关键是机会成本 (Opportunity Cost) 的考量——抱着一只“死兔子”不放,会让你错失整片森林。

启示三:建立自己的“补偿”系统

聪明的投资者会主动为自己建立一套“损失补偿系统”,以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

辞典编者按

总而言之,损失补偿原则并非一条具体的交易指令,而是一种深刻的投资哲学。它将投资者的视角从“如何快速致富”拉回到“如何保住本金并从错误中理性恢复”。这恰恰是价值投资理念的基石,与安全边际 (Margin of Safety) 和长期复利思想一脉相承。请记住,在投资的牌桌上,能长久玩下去的,往往是那些精于防守、懂得如何弥补失误的大师,而不是只想着“一把回本”的赌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