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Going Concern)”是会计和审计中的一个基本假设,指的是企业将在可预见的未来(通常是资产负债表日后的12个月)持续经营下去,而没有清算或停止营业的意图或必要。这一假设是企业财务报表编制的基础。如果企业能够持续经营,其资产和负债就按照历史成本或公允价值等会计准则进行计量。反之,如果无法持续经营,则需按清算价值重估,这将导致财务状况发生巨大变化。对于投资者而言,持续经营假设是衡量一家公司生存能力和长期投资价值的关键。它直接关系到公司能否产生利润,能否偿还债务,以及其内在价值的计算是否成立。
为什么持续经营如此重要?
持续经营假设对企业、审计师和投资者都意义非凡。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家公司的“健康体检报告”上,医生对它“生命体征”的初步判断。
会计与审计的基石
财务报表的基础: 绝大多数公司财务报表都是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编制的。这意味着,账面上的固定资产、存货等,是按照它们在正常经营活动中的价值来反映的,而不是一旦倒闭后能卖多少钱。如果公司不再持续经营,这些资产的估值方式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审计师的“警示钟”: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公司财务报表时,必须评估公司是否存在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如果审计师认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问题,会在审计报告中发表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或出具“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这通常是对投资者的一个强烈警告信号。
投资者为何要关注?
对于我们普通投资者来说,持续经营假设听起来有点专业,但它却是你投资决策的“隐形安全带”。
识别“持续经营”风险的信号
虽然审计报告会给你提示,但作为聪明的投资者,你也可以通过一些“蛛丝马迹”来提前发现潜在的风险。
长期亏损: 观察公司是否常年净利润为负,或者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为负。就像一个人长期入不敷出,身体状况自然堪忧。
现金流问题: 持续的负经营性现金流,或者现金流难以覆盖日常开支和债务偿还。现金是企业的血液,现金流枯竭是持续经营危机的最大信号。
高额债务负担: 公司负债率过高,或者短期债务无法通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偿还,借新还旧压力巨大。
重大诉讼或监管处罚: 可能导致巨额罚款、赔偿,甚至影响生产经营的法律纠纷或行政处罚。
行业衰退或颠覆性变化: 公司所处行业面临结构性衰退,或出现颠覆性技术,导致公司核心业务竞争力丧失。
价值投资者眼中的持续经营
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持续经营不仅是一个会计假设,更是企业护城河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家拥有护城河的公司,往往能更好地应对经济周期的波动和市场竞争的冲击,从而保证其持续经营的能力。股神巴菲特说过:“如果你不能持续地经营下去,那么你所有的投资都会变得毫无意义。” 这句话深刻揭示了持续经营的根本性。选择那些具有强大竞争力、稳健财务状况、现金流充沛且能抵抗风险的公司,才是价值投资的王道。盈利能力再强,如果生命周期短暂,也无法带来长期的复利效应。
投资小贴士
在分析一家公司时,务必关注其财务报表中对持续经营的披露,以及审计报告中的相关表述。
深入研究公司现金流,特别是经营性现金流。正向且持续增长的经营性现金流是公司健康的标志。
警惕那些负债累累、现金流吃紧、或盈利能力持续下滑的公司。
价值投资的核心在于长期持有优质资产。而优质资产的前提,就是公司能够持续、健康地经营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