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来账户(Current Account),在宏观经济语境下,我们通常指的是经常账户。您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钱包”,专门记录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或一季度),这个国家与世界其他地方在商品、服务、收入和单方面转移支付上的所有交易。简单来说,它衡量的是一个国家整体上是在对外“净赚钱”还是“净花钱”。当出口和各类收入加起来大于进口和支出时,就形成了经常账户盈余(俗称“顺差”);反之,就是经常账户赤字(俗称“逆差”)。这个指标是判断一国经济健康状况、产业竞争力以及其货币价值走向的重要风向标。
经常账户这个“大钱包”主要由四个隔层构成,分别装着不同类型的“钱”:
很多投资者会直觉地认为“盈余(顺差)就是好,赤字(逆差)就是坏”,但事实远比这复杂。
经常账户看似是宏观经济学家讨论的话题,但它对价值投资者而言,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自上而下的分析工具,能提供宝贵的投资线索。
一个国家持续扩大的经常账户赤字,就像一家公司持续烧钱且现金流为负一样,是需要警惕的信号。这可能预示着该国经济结构存在失衡,未来可能面临货币贬值或加息的压力,从而影响在该国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估值水平。反之,一个由高附加值产业驱动的、健康的经常账户盈余,则是经济稳健的体现。
汇率是影响海外投资回报的关键变量。长期来看,经常账户赤字会给该国货币带来贬值压力,因为国家需要不断卖出本币、买入外币来支付进口商品和偿还外债。如果您投资于一个经常账户持续恶化的国家的资产,即使资产本身在涨,汇率的损失也可能侵蚀您的最终收益。
经常账户的结构可以帮我们发现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行业。
请注意,在日常语境和公司财报分析中,“往来账户”通常指的是企业与股东、关联方或其他公司之间发生的各种应收、应付、暂付款项。这与我们今天讨论的宏观经济概念“经常账户”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投资者在阅读分析时切勿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