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管 (Custody) 简单来说,存管就像是为你的投资资产(比如股票、现金)找一个独立、可靠的“保险柜”,并请一个与你的证券公司(券商)毫无关联的“大管家”来专门看管。这个“大管家”通常是商业银行,它的核心职责就是保管你的资产,确保它们独立于券商的自有资产。这样一来,就算你的券商不幸倒闭或出现运营问题,你的资产也安然无恙,不会被挪用或冻结。它是一道至关重要的防火墙,是现代金融市场保护投资者权益的基础设施。
想象一下你去超市购物。超市(券商)为你提供了琳琅满目的商品(股票、基金等)和便捷的购物车、收银台(交易系统)。但你绝不会把自己的全部家当都存放在超市的收银机里,对吗? 你的钱通常放在自己的银行账户里。当你决定买东西时,你才会从银行账户划钱给超市。这个银行账户,就扮演了“存管”的角色。 在投资世界里,这个道理是相通的:
这种安排,就是为了防止“超市老板”(券商)监守自盗,把客户的“购物款”和自己的钱混在一起,甚至挪为己用。
存管制度的灵魂在于资产隔离 (Asset Segregation)。这意味着你的投资资产在法律意义上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这与把钱存入银行有本质区别。你存入银行的存款,在法律上是你和银行的债权债务关系,银行可以用你的存款去放贷。但在存管制度下,存管机构无权动用你的证券。
在我们的日常投资中,主要会接触到以下两种存管模式:
这通常被简称为“第三方存管”,主要针对我们买卖股票的现金部分。当你开通股票账户时,必须关联一个你在商业银行的独立账户。
当你购买公募基金或私募基金时,你买的其实是一篮子股票或债券。这些资产由谁来保管呢?答案是托管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