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场内交易

场内交易(On-exchange Trading),指的是在有组织的、受到严格监管的证券交易所内进行的证券买卖活动。您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巨型、高效且透明的“官方菜市场”,所有想买卖“菜”(即股票基金等证券)的人都来到这里,按照统一的规则公开出价、竞价,最终由市场的“中央系统”自动撮合成交。这个“市场”确保了交易的公平、公正和公开,是绝大多数普通投资者参与证券投资的主要渠道。

走进“场内”:菜市场还是超级计算机?

说它是“菜市场”,是因为其功能与菜市场类似:提供一个集中的场所,让买家和卖家能方便地找到对方。但它远比菜市场高级,更像一台连接了所有参与者的超级计算机。 在中国内地,主要的“场”就是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投资者本人不能直接进场交易,而是需要通过“场内会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经纪商(证券公司),来提交买卖指令。这些指令汇集到交易所的交易主机,由主机来扮演那个“看不见的拍卖师”。

交易如何发生:看不见的“拍卖师”

交易所的交易系统遵循“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核心原则来撮合成交,确保了对所有投资者的一视同仁。这个过程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

  1. 集合竞价:在每天开盘前(9:15-9:25)和收盘前(14:57-15:00,仅深交所)的特定时间段,所有买卖申报被一次性集中撮合,以产生一个能满足最大成交量的价格,即开盘价(或收盘价)。这个过程就像拍卖师在开场前收集所有人的出价,然后敲定一个最合适的“起拍价”。
  2. 连续竞价:在正式的交易时间(通常是上午9:30-11:30,下午13:00-14:57),交易系统会持续不断地对收到的新订单进行撮合。当一笔买单的价格大于或等于一笔卖单的价格时,交易立即成交。这就像一个高速运转的自动化柜台,订单来了就处理,先来后到,价高者得。

场内交易的“四大金刚”:为什么值得信赖?

场内交易之所以成为主流,是因为它有四大核心优势,像“四大金刚”一样保护着投资者:

货架上有什么:场内能买卖什么?

在这个“官方大市场”里,货架上的“商品”种类繁多,主要包括:

价值投资者的“寻宝图”:如何利用场内交易?

对于信奉价值投资的投资者来说,场内交易不仅是一个交易场所,更是一个充满机会的“寻宝地”。

总而言之,场内交易为价值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公平、透明、高效的平台,去践行“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恐惧”的投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