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淨值 (Net Asset Value per Unit, NAV per Unit),又称“基金净值”。 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份基金的“单价”。这个价格不是由市场上的买家和卖家喊价决定的,而是由基金自己“肚子里”装了些什么宝贝来决定的。简单来说,就是把基金所拥有的所有资产(比如股票、债券、现金等)的当前市场价值加起来,减去需要支付的各种费用(比如管理费、托管费等),得到的净资产总额,再除以基金发行的总份数。这个“单价”每天收盘后计算一次,直接反映了基金投资组合的价值变动。投资者申购或赎回基金,都是以这个净值为基础进行交易的。
单位净值的计算公式听起来很专业,但理解起来就像分披萨一样简单。 单位净值 = (基金总资产 - 基金总负债) / 基金总份额 我们来拆解一下这个公式里的“原料”:
举个例子:假设“价值投资号”基金的总资产是1.05亿元,总负债是500万元,基金总共发行了1亿份。那么它的单位净值就是:(10,500万 - 500万) / 1亿份 = 1.00元/份。
这是投资者最容易掉入的“甜蜜陷阱”——以为净值低的基金更“便宜”,净值高的基金更“贵”,甚至更好。这是个天大的误会! 单位净值只是一个价值快照,它记录的是“此时此刻”每一份基金值多少钱,但它并不能直接告诉你这只基金未来的赚钱能力。
真正重要的是净值的增长率,而不是它的绝对数值。这才是衡量基金表现的核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基金回报率。 比如有两只基金:
显然,在同一时期内,尽管基金A的“单价”更低,但它的增长表现要远胜于“单价”更高的基金B。
作为一名聪明的价值投资者,我们应该学会透过单位净值的表象,看到基金的真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