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历史波动率

历史波动率(Historical Volatility)是衡量一项资产过去特定时间段内价格波动幅度的一个统计指标。简单来说,它就像是一面后视镜,通过计算过去一段时间内股票债券大宗商品资产价格回报率标准差,来量化其价格的活跃程度不确定性。波动率越高,表示该资产价格在过去经历的涨跌幅度越大,其风险也就越高;反之,波动率越低,则说明价格变动相对平稳。对于投资者而言,理解历史波动率有助于他们评估潜在的投资风险,并为未来的投资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尤其是在期权定价和风险管理方面应用广泛。

历史波动率:从“过去”看“风险”

历史波动率的核心在于其历史性。它完全基于过去已经发生的市场价格数据进行计算,例如股票的日收盘价、周收盘价等。计算过程通常涉及以下步骤:

  1. 确定分析周期:可以选择不同的时间长度,如日度、周度、月度,甚至是年度。
  2. 计算周期内回报率:通常使用对数回报率,即ln(今日价格/昨日价格)。
  3. 计算回报率的标准差:这个标准差就是该周期内的历史波动率。

历史波动率越高,说明资产价格在过去一段时间内表现得越“不稳定”,涨涨跌跌的幅度越大。例如,一只历史波动率高达50%的股票,意味着它的价格在过去一年里可能经历了剧烈的波动;而一只波动率仅为10%的股票,则可能表现得更为平稳。

为什么历史波动率很重要?

历史波动率虽然是过去的记录,但它为投资者提供了理解市场和管理投资组合的重要视角:

风险评估

投资策略参考

历史波动率的局限性

尽管历史波动率提供了宝贵的信息,但投资者在使用时需要认识到其固有的局限性:

价值投资者的“波动率”视角://朋友而非敌人//

对于秉持价值投资理念的投资者来说,对历史波动率的理解尤为独特和关键:

总之,历史波动率是了解资产过去风险特征的有效工具。但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它的意义在于揭示市场非理性的程度,并提供以折扣价买入优质资产的潜在窗口,而非作为指导买卖时机的唯一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