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劣后级

劣后级(Subordinated Tranche),又常被形象地称为“劣后资金”或“劣后份额”,是结构化产品中的一种分层设计。想象一下,一个投资项目像一块多层蛋糕,不同的人认领不同的层次。劣后级就是最下面、直接托着整块蛋糕的那一层。当蛋糕(项目)出现意外被压坏(亏损)时,最先变形、被压扁的就是这一层。然而,如果蛋糕大受欢迎,卖出了超额的利润,那么除了分给上层固定的部分外,所有剩余的甜头也都归底层独享。简言之,劣后级以承担首要风险为代价,去博取超额收益的可能,是优先/劣后结构中风险和收益都最高的部分。

劣后级是如何运作的?

要理解劣后级,我们不妨来看一个“兄弟创业”的简单故事。

这个约定就形成了一个最基础的优先/劣后结构

损失的承担顺序(亏钱时)

这就是所谓的“瀑布效应”(Waterfall)。当风险事件发生,亏损就像瀑布一样从上往下流,但承接亏损的顺序却是从下往上的:

  1. 第一步: 弟弟的20万(劣后级)首先被用来弥补亏损。
  2. 第二步: 如果亏损超过了20万,比如亏了25万,那么弟弟的20万全部亏光,哥哥的80万(优先级)再承担剩下的5万亏损。

在大多数复杂的金融产品中,劣后级就是这个“弟弟”,是整个结构的安全垫,为优先级乃至夹层级的投资者提供保护。

收益的分配顺序(赚钱时)

赚钱时的分配顺序则相反,是从上往下“倒水”:

  1. 第一步: 公司产生的利润,首先要确保哥哥能拿到他那份固定的4万元回报。
  2. 第二步: 支付完哥哥的钱后,所有剩余的利润,无论是一万还是一个亿,都归弟弟(劣后级)所有。

如果公司当年大获成功,赚了24万,那么哥哥拿走4万,弟弟则独得20万。对于弟弟20万的本金来说,这是一笔高达100%的惊人回报!

劣后级的风险与机遇

高风险的本质

高收益的诱惑

来自价值投资者的提醒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劣后级产品常常像一个包装精美的“黑箱”,充满诱惑,也布满陷阱。

  1. 坚守能力圈 投资劣后级,你不仅要看懂复杂的合同条款和收益分配结构,更核心的是要能彻底看透底层资产的质量。如果你无法判断那个“创业公司”到底靠不靠谱,那么无论分配方案多么诱人,都应该果断远离。这远比分析一家上市公司要复杂得多。
  2. 警惕复杂性本身: 华尔街有句名言:“当一个产品复杂到你看不懂时,那它很可能是在坑你。” 劣后级产品的设计,包括各种触发机制和条款,可能隐藏着对劣后方不利的细节。价值投资者崇尚简单、透明,对于这种过度复杂的工具应抱持天然的警惕。
  3. 风险定价是否合理: 投资的本质是对风险进行定价。在决定是否要成为那个“弟弟”之前,必须冷静思考:为了那份潜在的超额收益,承担100%本金损失的风险,真的值得吗?你所冒的风险,是否获得了足够的回报补偿?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答案通常是否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