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 (Crypto),通常是加密货币 (Cryptocurrency)的简称。它是一种基于密码学 (Cryptography)原理创建和保护交易、并控制新单位创建的数字或虚拟资产。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种存在于互联网上的、不依赖于任何中央银行或政府机构发行的“数字现金”。自2009年比特币 (Bitcoin)诞生以来,加密世界已经从一个极客圈子的小众实验,演变成一个吸引全球目光的新兴资产类别,其底层技术——区块链 (Blockchain)——更是引发了金融和科技领域的深刻变革。
对于初次接触的投资者来说,“加密”这个词可能充满了神秘甚至带有一丝危险的气息。别担心,让我们一层层揭开它的面纱。
很多人对加密的全部印象就是比特币,并因为其固定的总量(2100万枚)和开采难度,将其誉为“数字黄金”,认为它是一种潜在的价值储存 (Store of Value)工具,用以对抗通货膨胀 (Inflation)。 这种看法有一定道理,但远非全貌。加密世界是一个庞大多样的生态系统:
因此,将所有“加密”都视为同一种东西,就像把所有上市公司都看成一样的企业一样,是不可取的。
加密资产的革命性并非来自“币”本身,而是其背后的区块链 (Blockchain)技术。 想象一下,有一个全村共享的公共账本,村里任何一笔交易都会被大声宣布,然后记录在这个账本上。这个账本不是由村长一个人保管,而是每个村民都有一份完全相同的副本。任何想在账本上弄虚作假的人,都必须同时说服并修改超过半数村民手里的账本,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个公共账本就是区块链。它有三大核心特性:
正是这些特性,使得加密资产可以不依赖于传统金融中介(如银行)而实现价值的转移和验证。
著名的价值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曾表示,他不会投资加密货币,因为它们“本身不创造任何价值”。对于严格遵循传统价值评估 (Valuation)方法的投资者来说,这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那么,价值投资者应该如何看待这个新兴领域呢?
对股票,我们可以分析其盈利、现金流、市盈率。但对一个加密项目,这些传统工具几乎完全失效。但这不代表所有加密项目都没有内在价值 (Intrinsic Value)。一个价值投资者可能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探寻其价值来源:
当然,必须承认,目前绝大多数加密资产都充满了巨大的投机成分,找到真正具备长期价值的项目如同沙里淘金。
对于希望涉足加密领域的普通投资者,以下几点启示或许比预测价格走势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