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其他应收款

其他应收款 (Other Receivables) 是指企业除了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活动所产生的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之外,应收、暂付其他单位或个人的款项。通俗点说,它就像是公司财务报表里的一个“杂物抽屉”,里面存放着各种非主营业务产生的“欠条”。这些欠条可能来自员工的备用金借款、支付的押金和保证金、应向关联公司收取的款项,甚至是等待理赔的款项等。作为资产负债表上的一个项目,它反映了公司在特定时间点被他人占用的资金情况。虽然看似不起眼,但这个“杂物抽屉”如果又大又乱,往往隐藏着不小的风险。

它藏在哪里?

在公司的资产负𝘳表上,其他应收款通常根据其收回期限的长短,被归类在不同的位置:

“其他”二字里的魔鬼细节

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其他”这个词往往意味着“需要特别关注”。其他应收款的模糊性,使其成为少数人进行财务操纵或侵占公司利益的温床。

为什么值得我们警惕?

如何“侦察”其他应收款?

作为一名精明的投资者,你完全可以通过查阅公司年报,像侦探一样审视这个科目:

  1. 第一步:看总额与占比。 将其他应收款的金额与公司的总资产、净资产或营业收入进行比较。如果这个“杂物抽屉”里的东西比你主业赚的钱还多,或者占总资产的比例异常高(比如超过10%),那绝对是一个危险信号。同时,要观察其历年变化趋势,警惕其不合常理的快速增长。
  2. 第二步:查明细与对手方。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年报的附注中会详细披露“按欠款方归集的期末余额前五名的其他应收款情况”。你需要仔细查看:
    • 欠款方是谁? 如果欠款方是公司的大股东、实际控制人或其他关联方,那么就要敲响警钟了!这很可能就是利益输送的直接证据。
    • 款项性质是什么? 报告会说明这笔钱是往来款、备用金,还是保证金。如果是大额的“往来款”,且对方是关联方,就需要高度怀疑其占款意图。
  3. 第三步:追账龄与坏账。 年报附注还会披露其他应收款的账龄(aging)结构,即欠款的时间长度。如果一笔欠款的账龄超过一年甚至三年以上,收回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此时,再看看公司计提的坏账准备是否充分。如果公司对一笔大额、长账龄的应收款计提的坏账准备比例很低,这可能是在掩盖潜在的损失。

投资启示

其他应收款是衡量一家公司治理水平和财务健康状况的试金石。 一个优秀的、值得信赖的公司,其“其他应收款”科目通常会非常“干净”:金额小、占比低、增长平稳、欠款方清晰且无重大关联方占款。 反之,如果一家公司的“其他应收款”金额巨大、常年高悬、对手方多为语焉不详的关联方,那么投资者就应该避而远之。这往往意味着公司治理混乱,大股东诚信存疑,是典型的价值陷阱。在你的投资决策中,请务必把审视“其他应收款”作为必做的功课,它能帮你排除许多潜在的“地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