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益债务(Common Interest Debt)是指在法院受理一家公司的破产程序后,为了全体债权人的共同利益而新产生的债务。把它想象成给一家“病危”的公司请来的“急诊医生”和“特效药”的费用。这家公司已经住进了“破产重症监护室”,老债主们的钱能不能拿回来,就看公司还有没有救。为了救活它,可能需要继续经营、管理和处置它的财产,而这些活动都需要花钱。这笔为了大家好(共同利益)而花的钱,就是共益债务。它享有“插队”优先偿还的特权,因为没有这笔钱,公司可能直接“心跳停止”,所有债权人的利益都会受损更严重。
普通债务的清偿顺序就像排队买票,先来后到,有抵押的优先。但共益债务是那个可以光明正大“插队”的狠角色。它的存在,是为了让整个“队伍”不至于因为混乱而解散。
一家公司进入破产重整,就像一架引擎熄火但仍在滑翔的飞机。如果不注入新的资金(燃料)来重启引擎,它最终只会坠毁,所有乘客(债权人)和机组(员工)都将蒙受巨大损失。 这时,如果有人愿意借钱给这家公司买燃料、付工资,让它能继续飞一段,甚至找到机场安全着陆(重整成功),那这个人的风险极高。为了鼓励这种“雪中送炭”的行为,法律赋予了这笔新的借款,也就是共益债务,极高的优先受偿权。它排在几乎所有老债务(比如银行贷款、供应商欠款)的前面,仅次于破产费用(如诉讼费、管理人报酬等)。没有这个“插队”的承诺,没人敢在危急关头出手相救。
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共益债务既是风险警示器,也是机会探测器。
如果你持有的股票或债券其发行公司开始讨论引入共益债务,这绝对是一个最高级别的红色警报。
风险的另一面是机遇。对于嗅觉敏锐的投资者,共益债务也可能指向宝藏。
假设“奇迹航空”因油价飙升和经营不善申请了破产保护。此时,它账上没钱,飞机没油飞,员工等着发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