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页面讨论过去修订反向链接回到顶部 本页面只读。您可以查看源文件,但不能更改它。如果您觉得这是系统错误,请联系管理员。 ======除权除息====== 除权除息 (Ex-dividend and Ex-right),是投资者在买卖股票时一定会遇到的两个概念。想象一下,你买了一块代表公司价值的大蛋糕。**除息**,就好比店家从这块蛋糕上切了一小块奶油(现金)直接分给你,为了公平,这块大蛋糕的标价自然要减去这块奶油的价值。而**除权**,则是店家把你的那份蛋糕切成了更多、但更小的块数(送你新股),你手上的蛋糕块数变多了,但总分量没变。在[[股票]]市场,除权除息就是这样一个为了确保交易公平,而在公司分红送股后,对[[股价]]进行相应下调的技术性安排。它反映了公司股东权益的变化,确保在[[股权登记日]]之后买入股票的新股东,不会为自己没能享受到的权益买单。 ===== 为什么会发生除权除息 ===== 一家公司赚钱后,通常有两种选择:一是把利润留存下来,用于公司再投资发展,我们称之为“[[留存收益]]”;二是将部分利润以各种形式回馈给股东。这种回馈,就是除权除息的“缘起”。 * **回馈方式一:派发现金。** 这是最直接的方式,公司直接给股东打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现金分红]]或[[股息]]。这会导致公司的[[净资产]]减少,因此需要“除息”。 * **回馈方式二:派发股票。** 公司不给钱,而是给股票,比如“[[送股]]”,或者让股东用一个比较优惠的价格购买新发行的股票,即“[[配股]]”。这两种方式都会增加公司的总[[股本]],稀释了每股代表的价值,因此需要“除权”。 这个过程的核心是**维持公平**。如果没有除权除息,那么在公司宣布分红后,就会有人专门等到分红前一天买入,第二天拿到分红后立刻卖出,凭空套利。除权除息机制杜绝了这种可能性,保证了无论何时入场,投资者面对的都是一个公允的价格。 ===== 除权与除息:两个好兄弟 ===== 虽然常被连在一起说,但除权和除息在形式上略有不同。 ==== 除息:分现金的快乐与代价 ==== 除息是针对公司派发现金红利的行为。流程通常是这样的: - **第1步:公司宣布方案。** 董事会提出分红预案,比如“每10股派发现金5元”。 - **第2步:股东大会通过。** - **第3步:确定日期。** 公告中会明确两个关键日子:**股权登记日**和**除息日**。 - **第4步:执行。** 如果你在//股权登记日//当天收盘时依然持有该股票,那么恭喜你,这份现金红包有你一份。而第二天,也就是//[[除息日]]//,交易所会自动将股价下调“每股派发的税前现金金额”。 举个例子:A公司股价为20元,宣布每股派息1元。那么在除息日当天,它的开盘参考价就会变成 20 - 1 = 19元。 ==== 除权:送股票或配股的游戏规则 ==== 除权主要针对送股和配股。 * **送股**:比如“每10股送10股”,意味着你的股票数量直接翻倍。但别高兴得太早,公司的总价值没变,股票数量却翻了一倍,那么每股的价格自然就要“腰斩”。 * **配股**:公司给你一个权利,让你能以低于市价的特定价格(配股价)购买一定数量的新股。如果你选择参与配股,除权后的股价也会进行相应调整。 无论是除息还是除权,核心逻辑都是**确保股东的总资产在执行前后保持不变**。你得到的现金或新股票,恰好等于股价中被“除掉”的那部分价值。 ===== 如何计算除权除息参考价 ===== 虽然交易所会自动计算,但了解其原理能让你更深刻地理解市场。这里是两个最常见的简化公式: * **仅除息的参考价计算:** * //除息后参考价 = [[前收盘价]] - 每股现金红利// * **仅送股的参考价计算:** * //送股除权后参考价 = 前收盘价 / (1 + 每股送股比例)// * 例如:“10送10”的每股送股比例就是1,“10送5”就是0.5。 如果一家公司既分红又送股,计算会更复杂一些,但原理不变:从总市值中先减去分掉的现金,再除以新的总股本。 ===== 价值投资者的透视镜:别被“除权除息”迷了眼 ===== 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看透现象背后的本质至关重要。 ==== 真相:左手倒右手的游戏 ==== 除权除息本身并**不创造任何价值**。它仅仅是一次资产的内部转移——要么是从公司的口袋(净资产)转移到你的口袋(现金),要么是把你持有的一张“大面额钞票”(高股价)换成了几张“小面额钞票”(低股价+更多股份)。在除权除息完成的那一瞬间,你的总财富并没有增加一分钱。 因此,那种在除息前几天买入股票,以期获得分红的行为,被称为“[[抢权]]”,在价值投资者看来是一种毫无意义的投机。因为你得到的分红,早已在你买入的股价中付过费了。 ==== 考验:填权与贴权 ==== 除权除息真正的看点,发生在**之后**。 * **[[填权]]**:如果除权除息后,市场普遍看好这家公司的前景,买盘踊跃,股价很快上涨,回补了除权除息造成的“缺口”,甚至创出新高。这才是真金白银的收益,它表明市场认可公司的价值,认为分红后公司的内在价值依然强大。 * **[[贴权]]**:反之,如果除权除息后股价一路下跌,连除息前的价格都回不去,就叫“贴权”。这往往说明市场对公司未来缺乏信心,或者认为这次分红本身就是“打肿脸充胖子”。 ==== 投资启示:关注股息背后的信号 ==== 作为一名理性的投资者,我们应该这样看待除权除息: * **忽略短期波动**:不要为获得分红而买入,也不要因股价下跌而恐慌。 * **审视分红政策**:一家长期、稳定、且分红率合理的公司,通常是财务健康、现金流充裕的成熟企业。这本身就是一个积极信号。但要警惕那些为了迎合市场而过度分红,甚至借钱分红的公司。 * **聚焦核心价值**:你的最终收益,来源于公司基本面的持续向好,而非分红这一动作本身。**寻找那些有能力不断“填权”的公司**,才是价值投资在分红这件事上的正确姿势。它证明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潜力得到了市场的真正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