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页面过去修订反向链接回到顶部 本页面只读。您可以查看源文件,但不能更改它。如果您觉得这是系统错误,请联系管理员。 ======行使价====== 行使价 (Strike Price),又称“执行价格” (Exercise Price),是金融世界里的一张“定价标签”。想象你拿到一张未来才能用的优惠券,上面写着“凭券可以50元的价格购买原价100元的商品”。这里的“50元”就是行使价。在投资领域,它特指在[[期权]]或其他[[衍生品]]合约中,双方预先约定好的一个价格。合约的持有者有**权利**(而非义务),在未来的特定时间点或时间段内,按照这个行使价买入或卖出对应的[[标的资产]](比如某公司的股票)。这个价格在合约期内是固定的,它就像一把尺子,直接决定了这份合约是“值钱的”还是“不值钱的”,是投资者的盈利基准线。 ===== 解读“行使价”:不只是一串数字 ===== 行使价是期权合约的灵魂。要理解它,我们必须先了解两种基本的期权类型: * **[[看涨期权]] (Call Option):** 赋予持有者以行使价**买入**标的资产的权利。如果你持有一份看涨期权,你当然希望市场价格涨得远远高于你的行使价,这样你就能低价买入,高价卖出,赚取差价。 * **[[看跌期权]] (Put Option):** 赋予持有者以行使价**卖出**标的资产的权利。如果你持有看跌期权,你会祈祷市场价格跌得远远低于你的行使价,这样你就能以一个较高的锁定价格卖出资产,规避下跌损失甚至获利。 //例如,你认为A公司的股票(现价10元)未来会涨,于是买了一份行使价为12元的看涨期权。如果未来股价真的涨到了20元,你就可以行使权利,以12元的“老价格”买入,转手以20元的市价卖掉,大赚一笔。这个12元,就是你盈利与否的关键分水岭。// ===== 行使价的三种状态:价内、价外与平价 ===== 行使价与标的资产的实时市场价之间的关系,决定了期权当时所处的状态,这直接关系到期权的[[内在价值]]。 ==== 价内 (In-the-Money, ITM) ==== 当行使期权能立即带来收益时,它就处于“价内”状态。这意味着期权具有内在价值。 * **看涨期权:** 行使价 < 市场价。(你的买入价比市价便宜) * **看跌期权:** 行使价 > 市场价。(你的卖出价比市价更高) ==== 价外 (Out-of-the-Money, OTM) ==== 当行使期权会立即导致亏损时,它就处于“价外”状态。此时,期权没有内在价值,其市场价格主要由[[时间价值]]构成。 * **看涨期权:** 行使价 > 市场价。(没人会用一个更贵的价格去买东西) * **看跌期权:** 行使价 < 市场价。(没人会用一个更便宜的价格去卖东西) ==== 平价 (At-the-Money, ATM) ==== 当行使价与市场价非常接近或相等时,期权处于“平价”状态。此刻行使权利不赚不赔(不考虑期权金成本),像站在了盈亏平衡的独木桥上。 ===== 价值投资者的视角:如何看待行使价? ===== 在许多人眼中,期权是投机者的工具,风险极高。但对于真正的[[价值投资者]]而言,期权和行使价可以成为实现投资目标的精妙工具,其核心在于——**行使价的选择,反映了你对公司内在价值的判断**。 * **用行使价锁定买入点:** 假设通过分析,你认为B公司股票的合理买入价是50元,但现在市价是55元。你可以**卖出一份行使价为50元的看跌期权**。 - **情况一:** 股价跌破50元。太好了!你的期权被行使,你正好以心仪的50元价格买入了这只股票,完全符合你的投资纪律。 - **情况二:** 股价一直在50元之上。你虽然没买到股票,但你卖出期权时收到的那笔权利金就稳稳地落袋为安,相当于为你未来的等待提供了一点“租金”收入。 * **用行使价创造现金流:** 假设你已经长期持有一只股票C,成本很低,现价80元。你认为它短期内上涨空间有限,但你又不想卖掉它。这时你可以**卖出一份行使价为90元的[[备兑看涨期权]] (Covered Call)**。 - **情况一:** 股价未涨到90元。期权到期作废,你赚取了权利金,为你持有的股票带来了一份额外收入。 - **情况二:** 股价涨破90元。你的股票会被以90元的价格卖掉。虽然错过了后续可能更高的涨幅,但你是在一个自己满意的价格退出的,并且还额外赚了权利金。 **投资启示:** 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行使价不是赌大小的筹码,而是**价值评估的标尺**和**投资纪律的执行者**。通过选择一个基于你深入研究后得出的合理行使价,你可以更主动、更从容地管理你的持仓,实现低价买入或高价卖出的策略,让期权为你创造真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