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页面过去修订反向链接回到顶部 本页面只读。您可以查看源文件,但不能更改它。如果您觉得这是系统错误,请联系管理员。 ======派生存款====== 派生存款 (Derivative Deposit) 是指由[[商业银行]]通过发放贷款、进行投资等信用创造活动而产生的存款。它区别于客户最初存入银行的现金或从[[中央银行]]获得的存款,后者被称为[[原始存款]]。通俗地说,原始存款是银行系统里“真金白银”的“母钱”,而派生存款则是通过银行的信贷业务“生”出来的“子钱”。这个过程是现代信用货币体系下货币供应量增加的主要渠道。例如,银行收到一笔100元的原始存款后,只需按规定留下一部分作为[[存款准备金]](比如10元),剩下的90元可以放贷出去。这90元贷款又会被借款人存入另一家银行,从而形成一笔新的存款,这笔90元的存款就是派生存款。这个过程可以循环往复,像涟漪一样不断放大最初的资金。 ===== 派生存款是怎么“派生”出来的? ===== 理解派生存款的诞生过程,就像看一场有趣的金融魔术。这个魔术的核心道具是银行的“部分准备金制度”,主角则是储户、银行和借款人。 让我们用一个简单的故事来揭秘: - **第一步:播下种子 (原始存款)** * 张三辛苦工作,赚了1000元现金,他把这笔钱存入了A银行。这1000元是银行系统里最开始的“种子资金”,我们称之为//[[原始存款]]//。 - **第二步:留下“备用粮” (存款准备金)** * A银行收到这1000元后,并不能把钱全部贷出去。根据中央银行的规定,它必须留下一部分资金以备储户随时提款,这部分资金就是//[[存款准备-金]]//。假设[[存款准备金率]]是10%,那么A银行需要将100元(1000元 x 10%)锁进自己的“保险柜”(或上缴央行)。 - **第三步:发放贷款,创造新钱** * 现在A银行手里还有900元可以自由支配的资金。这时,需要资金开奶茶店的李四向A银行申请贷款,A银行便将这900元贷给了他。 - **第四步:贷款变存款,派生开始** * 李四拿到900元贷款后,用来支付装修款给了王五。王五收到这900元,不太可能把它藏在床底下,而是会存入他自己的账户所在的B银行。**请注意,关键一步发生了!** 王五存入B银行的这900元,就是一笔全新的存款。它不是张三最初存入的那笔钱,而是由A银行的贷款行为“派生”出来的。这900元就是第一笔**派生存款**。 - **第五步:循环往复,不断派生** * 故事还没完。B银行收到这900元存款后,同样只需留下10%(即90元)作为准备金,又可以将剩下的810元贷给需要买车的赵六……这个“贷款→存款→再贷款→再存款”的过程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最初那1000元原始存款所能派生的所有贷款全部贷出为止。 ===== 派生存款与货币乘数 ===== 这个不断“生钱”的过程,引出了一个核心概念——[[货币乘数]](Money Multiplier),也叫[[存款扩张乘数]]。它衡量的是,一单位的原始存款,在银行体系中最多能创造出多少倍的总存款(包括原始存款和所有派生存款)。 * **计算公式:** 理论上的货币乘数是存款准备金率的倒数。 > 货币乘数 = 1 / 存款准备金率 * **举例说明:** 在我们上面的故事里,存款准备金率是10%,那么货币乘数就是 1 / 10% = 10。这意味着,张三最初的1000元原始存款,在理论上,最多能让整个银行系统创造出 1000元 x 10 = 10000元的总存款。这10000元中,1000元是原始存款,另外9000元都是派生存款。 当然,这只是一个//理论最大值//。在现实世界中,由于存在以下情况,实际的货币乘数会小一些: * **现金漏损:** 有人拿到贷款后,没有把所有钱都存回银行,而是选择持有部分现金。 * **超额准备金:** 银行出于谨慎或找不到合适的贷款对象,可能会保留比法定准备金更多的资金,没有全部贷出去。 ===== 作为价值投资者,为什么要关心派生存款? ===== 派生存款看似是宏观经济学家的课题,但它对价值投资者而言,是洞察经济和市场走向的实用“风向标”。 * **宏观经济的“水龙头”** * 派生存款的创造过程,本质上是[[信贷扩张]]的过程,也是广义货币供应量(即[[M2]])增长的主要动力。因此,关注中央银行对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就能判断宏观经济的“水龙头”是在拧紧还是放开。降准(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会提高货币乘数,刺激信贷和经济;反之,升准则会抑制信贷,给经济降温。 * **[[通货膨胀]]的“孵化器”** * 当银行体系在短时间内创造出大量派生存款,意味着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迅速增加。如果商品和服务的增长速度跟不上货币的增长速度,就可能引发通货膨胀,侵蚀我们手中现金的购买力,并对企业估值产生深远影响。一个精明的投资者会警惕信贷过度扩张带来的长期风险。 * **行业景气度的“晴雨表”** * 观察信贷资金主要流向哪些行业,可以判断出当前经济的热点和潜在的泡沫。例如,如果房地产行业的贷款和派生存款激增,说明该行业正处于繁荣期,但也可能积累了风险。价值投资者可以利用这些信贷流向数据,来判断特定行业的周期位置和投资价值。 * **分析银行股的“放大镜”** * 对于投资银行股的投资者来说,理解派生存款至关重要。一家银行吸收存款并将其转化为贷款(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直接关系到其核心盈利能力——净息差收入。分析一家银行的存贷比、贷款增长率等指标,其实就是在分析其创造派生存款的效率和质量。